> 文章列表 > 描写立夏时节的诗句(立夏时节的诗句)

描写立夏时节的诗句(立夏时节的诗句)

描写立夏时节的诗句(立夏时节的诗句)

很多人对描写立夏时节的诗句,立夏时节的诗句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初夏》【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2、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3、2、《立夏 》【左河水】南国似暑北国春,色秀江淮万木荫。

4、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5、3、《初夏绝句》陆游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6、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7、4、《初夏即事》王安石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8、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9、当代诗人中,雷默有一首新绝句叫《立夏》。

10、立夏 雷默四月彗星一样划过我的睡眠是夜的皱褶芍药接过牡丹的衣钵布谷鸟的歌声是针灸的针2013本诗被收入《新世纪诗典》等多个选本。

11、覃贤茂(作家、诗人、学者,出版《易经说什么》等多部著作):四月彗星一样划过”,节令惊心,诗人感时,但划过的为什么是彗星而不是流星?睡眠如梦境亦如涅槃,而觉悟穿透,体物辨理,细致精妙,深入幽微,因此出现“夜的皱褶”意象翻空出奇而又如此妥贴。

12、“芍药”和“牡丹”应景切时,各擅其美。

13、“衣钵”一词化于佛典,暗示禅机和文脉指尽薪传。

14、尾句“布谷鸟的歌声”呼应四月,倏然切入针锋一般克制的刺痛而升华顿悟,寂然中遂通天地和万物的一体。

15、“针灸的针”,针砭我们俗世什么的病症?绝句一般的四句句句关联和呼应,丝丝入扣,无数的言外之意,悟者自悟,证者自证。

16、宋宁刚(诗人,诗评家,西安审计大学副教授):雷默长于短制。

17、和他的其他诗作一样,《立夏》这首新作格外的简洁、客观。

18、全诗仅两节四句,读来不免让人感觉意犹未尽、仿佛还有下文的错觉。

19、然而,没有了,于是回过头来再读……一遍遍,才读出了些味道来。

20、题目道出了时节。

21、立夏。

22、“四月像彗星一样划过”。

23、之后,“立夏”日接踵而来。

24、四月作为时间,总不免抽象,即使它和其他月份一样,是我们每个人以自己的生命去经历和走过的。

25、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自然首先是在时间之中,然而也不乏另一种可能:我们置身时间之中,却忽略了时间,尤其是忽略了对我们的意义——我们在时间的流逝中做了什么,以便算得上自己的时光没有虚度。

26、身在其中却不自觉,这大概是人们更真实的常态。

27、于是,当时间过去,人们带一种惊讶,甚至不可思议和难以置信的情态回望或者感叹。

28、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四月像彗星一样划过”,敞开了它在语词背后的意涵。

29、四月的时光匆匆而逝,这种惊觉来自“立夏”的提醒——就像人们在某些其他时节作出的类似惊呼。

30、当五一或者端午临近,人们会惊呼一年已近半;当元旦和春节的临近,人们会惊呼一年又过去了。

31、由于当代生活的匆忙和紧张,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一年将逝的惊呼据说已经提前到了“十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人们对生活的奔忙、对时间匆匆而逝的某种焦虑。

32、“四月像彗星一样划过”。

33、已然逝去的时光在人的不自觉中有一种没有现前的错觉,只在某一提醒下的惊呼,才忽然感到时光仿佛于瞬间逝去。

34、“像彗星一样划过”,不仅为这瞬间所感觉到的逝去提供了形象的比喻(望着彗星划过,人们也会“惊呼”、“惊觉”),也为这逝去的时间找到了恰切的空间喻体,抽象的逝去的时间因此得到了可把握的空间的转换。

35、“我的睡眠是黑夜的褶皱”——对时光消逝的突然的感知,来自于睡眠的醒来。

36、可以想见,诗人从梦中醒来,想到刚刚来临的这个白天是“立夏日”,于是想起自己的睡眠,那安于枕上的睡眠,不过是黑夜的褶皱。

37、这时的“我”是微末的,也是从黑夜的褶皱中醒来而清醒的,更是因为对时光流逝的自觉而获得尊严的。

38、“我的睡眠是黑夜的褶皱”,正如“我”的醒是着世界忙碌的褶皱。

39、诗人想起之前看到(或者在起床后看到)的自然——芍药花开,布谷鸟鸣叫……于是有了——“芍药接过牡丹的衣钵”——从时序上,芍药开于牡丹之后,接着牡丹的落而开。

40、这种前后的相接相续当然可以说比喻性地说是衣钵的传承,但这种接续在什么意义上才不仅仅是个聪明的比喻?在什么意义上,芍药才真正“接过了”牡丹的“衣钵”?大概在于它的清人耳目、养人心性上。

41、无论谁,哪怕为生计、为物质上更多的占有而忙碌、辛苦的人,当他停下身心的操劳,瞥一眼时节的转移,自然界的生长和变化,大概都会程度不同地为之感动。

42、而更为细心的人,不仅看到了自然的更替,而且看到了“衣钵”的相续,生命有更迭,而给人以沁人心脾之感的自然的慰藉不灭。

43、因此,这里的“芍药”和“牡丹”只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它们还意味着——或者说在它们身后,是无数的其他花草树木,进而是整个自然界在春夏之交的葳蕤繁茂,是它们的多彩和旺盛的生命力带给人的无限的愉悦和希望,对生命的赞美与自觉的意识。

44、可以想象,在某个静谧之处,山林、公园或任何一个宁静的有花草树木生长其间的地方,被“立夏”提醒了时光之匆忙逝去的诗人,在惊觉中心门大开而有所悟,宁静地开着的花草触动了他,布谷鸟的歌声则更深地打动了他——“布谷鸟的歌声是针灸的针”。

45、从其表现方式上,歌声是针,和四月是彗星一样,化无形于有形,于具体。

46、重点在于,歌声何以是针,尤其是“针灸的针”?初读之时,我们甚至会觉得将歌声比作“针”有些生硬,而后细想,方才觉得这个比喻意味无穷。

47、歌声是针,其恰切和神妙之处在于,将嘹亮、清脆的歌声带给人的脆生生的、切入肌肤的痛感——痛快之感表达得无比彻底。

48、更重要的是,这“针”不是一般的针,而是“针灸的针”。

49、这是个极为具象、又极具象征意味的中国意象。

50、它表达着一种独有的文化和生命经验,它意味着一种传统,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在此文化传统之下诞生的中医传统。

51、从表意上说,“针灸的针”首先意味着一种疗救。

52、歌声作为一种自然的天籁之音,同时又作为“针灸之针”,它疗救什么呢?疗救奔忙中早已“生病”,而只在某个时候才会突然警醒的身心——心的病往往在于迟滞和麻木,身的病则在或显或隐的“痛”。

53、而它们惊觉正在于对麻木和病痛的“痛感”的感知。

54、的确,歌声作为“针灸之针”所疗救不自觉的不仅是心,也是身。

55、所谓心病身医,身病心医,所谓物随心转,这也是独有的中国智慧和经验。

56、“针灸之针”作为疗救,与它所代表的文化一样,其特点在于道法自然,在于人道契于天道,在于心不颠倒。

57、就此而言,布谷鸟的歌声作为“针灸的针”,其效用可谓大矣。

58、秉承着自己一贯简约的风格,诗人以从“立夏”之日的到来而惊觉“四月彗星一样划过”,进而想到自己的睡眠,再到被身外的自然所打动——看见自然芍药继牡丹之后的盛开,听到布谷鸟的“针灸的针”一样的歌声,完成一次内心的自我清洗和“疗救”,四句短短的诗构成了其不易察觉的深处的完整。

59、而这种方式也应和了诗的本质:以约制博(博杂/驳杂),以简御繁。

60、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雷默所有的创作都在朝此方向努力,朝诗的本质的方向努力。

61、林荣(诗人,诗评家)很喜欢雷默的这首《立夏》,它让我想起了音乐,想起了音乐中两个音符间的停顿,想起了那音符间的停顿与外在空间幽悠的交融。

62、诗人在这短短四行里用到的意象:彗星、睡眠、夜,皱褶、芍药、牡丹、衣钵、布谷鸟、针灸、针,如果说这些意象被比作音符,那么每个音符之间的连接和停顿真的非常富有韵味,它们之间的连接是一幅诗意图画,以一曲优美的 乐音,它们之间的停顿,赋予外在空间的交融真的有些只可意会不宽容言传的味道。

63、除了享受和体味那些意象带来的诗意和美感外,我想我可能更喜欢这些音符间的停顿所带来的空旷与悠远:或许这停顿的意味比旋律本身更重要!。

本文【描写立夏时节的诗句(立夏时节的诗句)】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